title: 这波…这波聊一下“黄牛的智慧 ” 不管身份与职业 任何人的行为背后都有逻辑可循
date: 2024-12-12 07:05:00
categories: 其他
urlname: 3987

tags:

#课程资料

社群工具详情

返回生财有术

尼克狐尼克昨天22:30

这波…这波聊一下“黄牛的智慧”不管身份与职业任何人的行为背后都有逻辑可循

几年前,一次去线下看演出,走到场馆门口,突然有黄牛上来搭讪:收票,收票,你有票要出吗?

我纳闷道,这体育馆门外都是要进场看演出的,怎么会有人跑这么远到这里,然后把票卖给你呢?

于是,回答了一句:不卖。

那时心里觉得这帮黄牛,脑子不太灵光的样子。

又过了一段时间,我看到一篇文章。讲述了一个人,想要收购一个很稀缺的东西。

和大多数人直觉不同,他并没有发朋友圈或者发公众号,问谁有货。而是直接在淘宝上开了个店,上架了一个宝贝,宝贝名称就是自己要收购的东西。

是的,他手里没有这个宝贝,但他却假装自己有这个宝贝,还要往外卖。

给你三秒钟,思考一下,他为什么要这么做?

3

课程资料

因为一件商品的买方和卖方,很容易聚集到同一个地方。

比如,现在有一个东西,你想卖掉它。必然会先在网上搜一搜,有没有别人卖它,卖多少钱。以此来给自己的产品定价。

如果这个时候,这个别的卖家,并没有认真定价,而是挂了一个99999999的价格。想了解真实价格,你得加个微信私聊,这个时候你会加吗?

应该也会吧。因为你想问出来他要卖多少钱,这是一种最简单的竞品调研。

就是用这种方式,我开头提到的那个想买东西的人,很轻松地从全中国14亿人中,找到了有货的人。成功买下货后,又并且顺手卖给了更需要的人,赚了个差价。

因为有很多真的想买同样东西的人,通过关键词搜到了宝贝,也加到了这个人的微信。买方的需求是不缺的。

一件商品的买方和卖方,很容易聚集到同一个地方。

想要买某样东西,你可以先假装自己卖。

同理,想要卖某样东西,你也可以先假装自己要买。

我们回到开头的黄牛~

黄牛表面上要找我买票,实际意图,是通过叫喊,把自己手中的高价票卖出去。

我手上有票,自然不会理它。但总会有少量没有票、但很想看演出的人,他们愿意出高价买票。

黄牛如果问到没票的人:收票,收票,你有票要出吗?

课程资料

社群工具

至此这波操作循环结束

到这里,还有一个疑问没有解决:为什么黄牛不大大方方地说卖票呢?而是反过来说买票呢?

再给你三秒钟,思考一下。

3。

因为,场馆周围有执法人员,专门打击卖黄牛票的。如果黄牛名目张胆卖票,就是打脸执法部门,会让民众觉得他们不作为,甚至有投诉。

而如果黄牛说是买票的,就不违反规定,执法人员如果没有到位,或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从字面意义上也不算渎职。

同理,在美剧电影中,经常看到很多人用牛皮纸,包着酒瓶,在大街上喝酒。

这也是因为,法律规定不能在公共场所饮酒,如果你拿着酒瓶直接喝,就是打警察的脸。而如果你包一层牛皮纸,理论上是看不出你在喝酒的,警察也就可以正当地嫌麻烦不管你了。

课程资料

社群工具

间智慧。

看完有什么感想吗?你在生活中又看到过类似的案例吗?评论区讨论一下吧。

黄浩在观察:反向操作,想要一个很稀缺的东西,却假装自己有往外卖,反而可能是一条“捷径”。这个思路好像在一些电影桥段看到过,对应到现实生活中确实是很有商业头脑啊

昨天22:50

α:脑袋是好东西,要多多用13小时前

开书店的张世磊:很好的分享,谢谢。6小时前

闫知美:猎人总是以猎物的形式出现4小时前

野洛回复闫知美:青莲?2小时前闫知美回复野洛:啥?没懂1小时前

赤小豆Growth:牛2小时前

小满学堂:这个是一个方向操作,确实是买方和卖方很容易聚集在一起,能很快速的找到扎堆的地方,让我想找之前一个很火的段子,就是组局请大家吃火锅,每个人带点东西了,自己提供个锅子

1小时前

阿财:牛,写的真好!53分钟前

课程资料:我之前去听音乐会的时候也遇到了,我跟朋友还纳闷呢,感谢大佬解惑